2025中部地区心血管论坛暨第二十一届河南省心血管诊疗新进展大会与第一届中原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前沿高峰论坛在郑举办

2025年09月08日15:13

(河南法治报讯)2025年9月5日—6日,由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治疗研究所、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部地区心血管论坛暨第二十一届河南省心血管诊疗新进展大会与第一届中原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前沿高峰论坛在郑举办。两场会议分别聚焦生物治疗前沿与心血管专科发展,搭建起“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高端平台,为中部地区医学创新与临床转化注入新动能。

本届心血管论坛以“创新·融合·引领”为主题,设立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心脏移植与人工心脏、心血管影像、心脏康复、泛血管疾病、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等在内的20余个专业论坛,大会首次设立"科研转化与生物治疗"专题板块,依托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治疗研究所,展示基因治疗、再生医学和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12个研发方向的突破性进展,真正实现"实验室-病房-市场"高效转化。大会以心血管疾病诊疗为主线,首次实现“临床诊疗”与“科研转化”双轨并行,深度融合多学科学术资源,特别聚焦生物治疗、转化医学、人工智能等创新方向,致力于推动心血管领域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与产业应用转化,吸引了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助力中原地区在生物医药转化领域实现突破,引领区域心血管防治事业迈向精准化与国际化。

■ 第一届中原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前沿高峰论坛在郑启幕

9月5日,第一届中原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前沿高峰论坛隆重开幕。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凤芝,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波,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晓红,哈佛大学医学院施国平,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长江学者李大力,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表观遗传调控与干预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长江学者薛愿超等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出席开幕式。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治疗研究所所长杜杰担任大会主席。

李凤芝在致辞中强调,郑州市正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生物医药产业是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次高峰论坛的举办,为郑州市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希望与会专家充分发挥智慧和专业优势,为郑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推动郑州市生物医药产业迈上新台阶。

张波在致辞中表示,经开区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将全力支持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领域的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杜杰在致辞中指出,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方向之一。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围绕核酸药物、基因编辑、细胞治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开展深入交流,必将为推动中原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论坛的举行为促进学术创新和临床转化提供了重要平台,期待通过与会专家的智慧碰撞,产出更多创新成果。

论坛由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尹磊主持,他代表主办方对莅临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并强调论坛旨在搭建“产学研医资”深度融合的高端对话平台,加速前沿基础研究向临床治疗与产业应用的转化进程。

本届论坛设置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两大平行论坛,采用“主旨报告+专题研讨”模式。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专家们围绕生物治疗前沿技术突破、转化医学创新应用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涵盖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实践,致力于形成可落地的科研成果转化方案。

作为中原地区首次举办的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前沿高峰论坛,本次论坛呈现三大特色:一是国际化视野,邀请施国平教授、李大力研究员等海外顶尖学者分享前沿成果;二是产学研医资深度融合,通过企业、高校、医院、投资机构的多方对话,打通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三是聚焦区域发展,为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提供智力支撑。

■ 2025中部地区心血管论坛暨第二十一届河南省心血管诊疗新进展大会

9月6日,2025中部地区心血管论坛暨第二十一届河南省心血管诊疗新进展大会在郑开幕。这是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一院两区”格局全面启动后承办的首场全国性学术盛会,意义非凡。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顾宁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顾宁,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王宁利,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治疗研究所所长、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学术院长杜杰,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刘章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尹磊,以及来自北京安贞医院、阜外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的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向立主持。

会上,王宁利指出,心血管疾病仍是人类健康头号杀手,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本次大会创新性融合传统心血管论坛与生物治疗转化峰会,从战略、学科、覆盖三个维度发力:紧扣健康中国建设要求,加速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搭建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为破解防治难题提供关键方向。

他表示,医学科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已快速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产于一体的新型研发平台,目前全院已设立11个研究所并计划扩展至20个,以其独特的“院城产”融合模式和强大整合能力,构建了贯穿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与产业培育的全要素创新生态。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在心脏移植、人工心脏等尖端技术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全省医学创新和健康服务提供了坚实支撑。

下一步,医学科学院将把握心血管领域发展的三大趋势,找准突破方向:一是诊疗策略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推动重大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关口不断前移;二是技术手段从宏观向微观深入,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为心血管疾病的根治性治疗带来新希望;三是服务模式从单一向整合发展,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

杜杰表示,心血管疾病防治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系变化使心血管疾病防控需更精准化、个体化。由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与河南省医学科学院联合组建的生物治疗研究所,已成立12个转化中心,正通过多组学技术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搭建个体化用药平台、研发新型介入治疗材料,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落地。

下一步,生物治疗研究所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重点在加强心血管疾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为新技术开发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创新技术的临床转化,加快科研成果落地应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心血管领域发展储备力量;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等几个方向持续发力。

刘章锁介绍,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现有会员单位380余家,会员5000余名,理事138名,其中,常务理事40人,已成立 37个专业委员会。近年来,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总会的支持下,在省民政厅和省科协的领导下,在省卫健委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我省研究型医院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说,本次大会立足“泛血管”理念,围绕精准诊疗、复杂病变介入等领域开展交流,将进一步推动研究型医院、学科、人才协同发展,为健康中原建设注入动力。研究型医院建设是推动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关键路径。希望大家能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临床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培养更多既懂临床又擅科研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健康中原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尹磊在致辞中讲到,河南省心血管诊疗新进展研讨会自2003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以学术创新引领诊疗升级,以交流协作赋能行业发展”的办会初心,在国内顶尖医院的鼎力支持下,通过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诊疗共识落地、前沿技术普及,持续为中部地区心血管诊疗水平的提升注入动力。截至目前,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在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与社会责任履行上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心系家乡健康行”义诊活动从2023年9月至今已累计开展769场,免费服务群众100450余人次;作为省退役军人优待医院,推出针对全国、全省范围内的终末期心力衰竭退役军人患者心脏移植手术优免政策,已为23名退役军人免费实施心脏移植手术;自2015年起,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开展了16次“天使之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筛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万余人次,免费为541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成功实施手术。

他表示,目前医院在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术后长期随访管理效果,以及人工心脏植入适应证拓展、围手术期并发症防控等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构建了“全链条、全覆盖、全兜底”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格局。下一步,医院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持续加强与省内外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的交流协作,携手业界同仁共同探索心血管疾病防治新路径,为保障人民群众心血管健康、推动河南乃至中部地区心血管医疗事业迈向新台阶贡献更大力量。

2025中部地区心血管论坛暨第二十一届河南省心血管诊疗新进展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河南心血管学界的一大盛事,更是中国中部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大会彰显了河南在心血管领域的学术自信、技术自信与文化自信,打造了全国区域性学术会议的“河南样板”。(王金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