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持续26年的爱心守护与科学随访

2025年07月23日13:09

7月23日,在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河南省职业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赵先生出院了。至此,一场持续26年的爱心守护与科学随访正式告一段落。

1999年,在一场放射源意外事故中,赵先生被诊断为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积极参与救治,取得明显效果。该救治案例也为国家核应急医学体系建设和中小规模辐射事件的处置提供了参考方案‌。

此后的26年来,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始终坚持对患者进行系统性健康随访,累计完成12次随访工作。长期积累的随访数据,为我国辐射损伤救治能力的提升与体系建设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近年来,由于辐射损伤的持久性影响,患者出现被医学界公认与辐射暴露相关的迟发性病症,健康状况持续恶化。

7月1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强一行4人,专程抵达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针对患者的病情和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外科专家、河南省辐射生物与流行病医学重点实验室专家开展多学科会诊和座谈交流。

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辐射生物剂量与生物标志物联合实验室和辐射流行病学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在建立放射事故患者医学随访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队列研究等方面进行了长期合作。双方一致同意,充分发挥联合实验室的平台作用,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放射事故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辐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核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等工作。

经过多学科会诊,患者赵先生按照专家制定的详细救治方案在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

从事故初期的全力救治,到持续的系统健康追踪,再到患者病情恶化时的及时援助,患者及家属对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26年来始终如一的关怀深受感动并表示由衷感谢,他们激动地表示,20多年的爱心守护与科学随访,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两家机构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长久牵挂与支持。

据介绍,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河南省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不仅建有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放射病防治”、河南省省级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还拥有一支由辐射防护检测、物理剂量估算、生物剂量估算及放射损伤临床救治等全方面的救治团队,先后正确处理在我省发生的5起特大辐射事故,8例急性放射病病人全部治愈,诊治慢性放射性疾病患者近百例,近2年先后对2起放射事故受照人员照后多年因病情变化开展多学科的临床研讨救治。同时,该院还参与制定国际劳工组织职业病诊断相关标准1项,牵头制定国家标准2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制定近20项。(冯金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