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讯)在国家深入推进卫生健康法治建设的大背景下,法治文化已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软实力与刚性保障。郑州人民医院突破传统普法模式局限,创新探索“靶向引领、精准滴灌、多元协同”的法治文化建设新模式,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三新”实践,为医院现代化治理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精准场景化普法,破解学用脱节难题
为打破“学用脱节”困境,医院打造“精准化、场景化”普法矩阵,让法律知识真正融入日常工作。2025年创新推出“以案释法 一周一案”专项宣传,法律事务室联合法律顾问,紧扣医疗安全、知情同意等高频风险,每周精选真实案例,按“案件情况、法院说理、法律依据、案例启示”制成电子海报,通过钉钉群和OA专栏精准推送。半年内推送的20期内容,因贴合实际、通俗易懂,获职工一致好评,显著提升学习转化效率。
与此同时,医院将“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落到实处,2024年启动“法律下科室”系列活动。医疗事务方面,医务部携法律顾问深入临床,结合纠纷案例现场解读;非医疗事务上,发展规划部带队为职能部室提供“一对一”指导,并组建联合小组排查分院区风险点,形成“查、学、改”闭环。2025年该活动已覆盖18个职能部室、2个分院区,解决疑问100余项,排查风险4大类20项,有效打通普法与治院“最后一公里”。
自2016年起推行的“律师坐诊”机制持续发力,第三方律师团队工作日驻场值班,为医院决策、职工咨询提供即时法律支持。2025年上半年已解答全院咨询100余项,让依法办事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增强。
健全法治保障体系,筑牢现代化治理根基
医院通过“系统化、标准化”建设,构建全过程法治保障体系。每年制定法治建设方案和普法计划,按“谁执法谁普法”原则,通过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普及《基本医疗卫生法》等法规,让法律成为医务人员的“导航仪”“防护盾”和医患沟通的“共同语言”。
在制度规范方面,医院结合等级评审标准与法律法规,编制并更新《法律法规汇编》《临床诊疗指南》等系列工具书,覆盖管理、诊疗等各环节,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法律顾问服务向“深度化”拓展,从基础合同咨询升级为医院重大决策论证、风险预判等全方位支持,在纠纷调处中“以案说法”,深入临床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法律风险防控重心前移,为医患和谐与医院稳健发展提供专业屏障。
构建内外联动生态,延伸法治文化价值
医院突破围墙限制,将普法融入健康义诊、校园活动等常态工作,每月设定主题,以短视频、海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医疗健康法规送入社区、校园。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普法受众,更增进了公众对医疗法规的理解和对医院的信任,彰显了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
郑州人民医院的创新实践,以“有用、精准、融入、协同”为核心经验,让法治文化真正成为医院发展的坚实保障。未来,医院将以“法治文化建设深化年”为契机,持续丰富法治建设内涵,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成为全院共识,为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健康福祉筑牢法治基石。(王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