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翟国明/文图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省妇幼保健院是1986年经省政府命名的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康复、培训和指导七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是省妇女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妇产儿童医院、省儿童康复医院,也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定的中国大陆七大培训基地之一。近日,河南法治报记者就该院在法治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成果,采访了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党楠。
记者:党书记,您好!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该院如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日常发展,发挥其引领作用呢?
党楠:在法治医院建设中,我们高度重视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医院发展的引领作用。领导班子带头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第一议题常态化学习。例如,通过专题研讨、邀请专家辅导报告等方式,提升班子成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医院改革发展的能力。中层干部重点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干部年度培训和任职培训的必修课,围绕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执业主题,结合医院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学习研讨。全体员工覆盖学,依托医院内网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推送相关解读内容。同时,将其纳入新员工入职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体系以及各党支部“三会一课”内容。
记者:我们知道医院内部管理是医院高效运行的关键,想问一下在医院内部管理方面,法治机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党楠: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涉及医疗、人事、财务等方面,法治机制在医院内部管理中,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四大核心环节:一是重大决策审核,重点审查决策权限、程序和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确保决策科学合理,避免因决策不当引发风险;二是规章制度审查,对新制定或修订的内部制度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审核,保障医院制度体系协调统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三是经济合同管理,通过与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合作,对合同主体资格、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进行全面审查,2021至2025年已完成3700余项合同审核,有效规避经济纠纷风险;四是涉法事务处理,为医患纠纷调解、诉讼仲裁等提供专业法律意见,保障处理程序合法、依据充分。此外,我们还通过阵地建设(设立法治宣传栏、线上专栏)、品牌活动(“12·4”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案例警示(编印案例汇编)以及向患者普法等方式,营造浓厚法治文化环境,引导患者依法理性维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记者:我省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请问法治机制在“医育结合”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党楠:我省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医院承建的重点项目,预计2025年年底投入使用,法治保障贯穿该项目全过程。在规划建设环节,严格遵循建筑、卫生等相关法律法规,从选址、设施配备到施工建设,均按合规标准推进,确保项目合法性;在服务提供环节,依托医院学科优势,为入托婴幼儿提供健康监测、营养膳食、疾病预防等服务,例如参照《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制定膳食标准,保障饮食安全,所有服务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执行;在行业引领环节,中心承担全省托育服务标准化建设、从业人员培训等职能,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培训内容与考核标准,在从业人员培训中专门设置法律课程,提升其法律意识和专业能力,为全省托育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未来,随着法治建设走深走实,医院必将更稳地守护妇女儿童健康,为河南妇幼健康事业注入更多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