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周贺朋:中医药膳辅助降血脂

2025年10月15日16:24
【查看证书】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高脂血症已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据统计,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高达40.4%,而长期血脂超标会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面对这一现状,中医药膳以其“药食同源”的理念,为高脂血症患者提供了一条温和而持久的调理之路。通过科学搭配食材,药膳不仅能辅助降低血脂,还能改善体质,实现“治未病”的养生目标。

一、药膳降脂的科学原理:多靶点协同作用

中医药膳降脂的作用机制涉及多个生理环节,形成“调节代谢—改善循环—保护血管”的立体网络。

1.调节脂质代谢,阻断血脂合成

山楂:富含山楂黄酮、三萜酸等成分,能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减少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生成。研究显示,连续服用山楂提取物3个月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平均下降18%。

红曲:含有与洛伐他汀结构相似的莫纳可林K,可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从而减少胆固醇合成。红曲米制成的胶囊能使LDL-C降低25%-30%,但需注意监测肝功能。

2.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丹参:其脂溶性成分丹参酮能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调节脂肪酸氧化和脂蛋白代谢。临床观察发现,丹参滴丸可降低血液黏稠度30%,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三七:含三七皂苷等活性成分,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与丹参配伍后,对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胸痛、舌质紫暗等症状改善率达82%。

3.抗氧化与抗炎,保护血管内皮

枸杞:富含枸杞多糖、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能清除自由基,减轻血管内皮氧化损伤。动物实验表明,枸杞提取物可使高脂模型小鼠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的75%。

黄连:其中的黄连素可抑制炎症信号通路(如NF-κB),降低炎症因子(如TNF-α、IL-6)水平,从而减少炎症对脂质代谢的干扰。

二、经典降脂药膳:辨证施膳,精准调理

中医药膳强调“因人制宜”,根据体质差异选择食材。以下是针对不同证型的高脂血症药膳方案:

1.痰湿内阻型:健脾化痰,祛湿降脂

表现:胸闷脘胀、肢体困重、舌苔厚腻。

推荐药膳:

茯苓薏米粥:茯苓粉15克、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同煮成粥。茯苓多糖可调节脂蛋白代谢,薏苡仁酯能促进脂肪分解,两者配伍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效果显著。

荷叶陈皮饮:鲜荷叶1张、陈皮10克沸水冲泡。荷叶生物碱能抑制脂肪吸收,陈皮挥发油促进胆汁分泌,联合使用可缓解餐后血脂升高。

2.气滞血瘀型:活血化瘀,通络降脂

表现:胸痛如刺、舌质紫暗、脉弦涩。

推荐药膳:

丹参三七煲汤:丹参20克、三七粉3克与瘦肉100克炖煮。丹参酮改善微循环,三七皂苷抑制血小板聚集,适合伴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

山楂决明茶:山楂10克、决明子15克水煎代茶。山楂黄酮调节脂肪酶活性,决明子蒽醌类促进胆汁排泄,对肝阳上亢兼便秘者尤宜。

3.肝肾亏虚型:滋补肝肾,填精降脂

表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

推荐药膳:

首乌黑豆羹:制首乌30克、黑豆50克慢炖2小时,加冰糖调味。首乌蒽醌类减少肠道胆固醇吸收,黑豆异黄酮调节雌激素水平,对更年期血脂异常效果突出。

枸杞菊花粥: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与粳米50克同煮。枸杞补肾益血,菊花清肝明目,适合肝肾阴虚型患者。

三、药膳应用注意事项:科学食用,安全有效

1.辨证施膳,避免盲目

药膳需根据体质选择,例如:

脾胃虚寒者慎用决明子、荷叶等寒凉食材,可改用生姜、红枣调和;

阴虚火旺者避免过量食用温补药膳(如羊肉、桂圆),可搭配麦冬、石斛滋阴。

2.合理搭配,控制剂量

红曲:每日用量不超过6克,长期服用需监测肝功能;

三七:活血作用强,孕妇及月经期女性禁用;

首乌:生首乌有毒,需用制首乌,且每日用量不超过30克。

3.生活方式协同干预

药膳需与饮食、运动结合:

饮食:限制动物脂肪摄入,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促进脂质代谢;

作息:避免熬夜,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维持肝脏正常代谢功能。

四、现代研究支持:药膳降脂的循证依据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了药膳降脂的科学性:

山楂精降脂片:临床观察显示,连续服用3个月后,患者TC平均下降15%,TG下降20%;

血脂康胶囊(含红曲):大型随机对照试验(RCT)表明,其可使LDL-C降低28%,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降低45%;

丹参+三七配伍:动物实验显示,两者联用可协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效果优于单药使用。

五、实践建议:从日常饮食开始

1.早餐选择

燕麦粥:燕麦富含β-葡聚糖,可降低TC 5%-10%;

枸杞菊花茶:清肝明目,适合长期用眼人群。

2.午餐搭配

清蒸鲈鱼:富含ω-3脂肪酸,降低TG;

蒜蓉西兰花:西兰花中的萝卜硫素可激活肝脏解毒酶,促进脂质排泄。

3.晚餐调理

茯苓薏米粥:健脾祛湿,改善痰湿体质;

山楂决明茶:促进晚餐后脂质代谢,预防夜间血脂升高。

六、药膳养生,贵在坚持

中医药膳辅助降血脂,体现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中医智慧。它并非短期速效方案,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生活方式调整。通过科学选择药膳、结合健康饮食与运动,高脂血症患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脂,还能改善体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让我们从一碗药膳开始,走向更健康的未来。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科  周贺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