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过滤血液、排出废物、调节电解质平衡。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逐渐衰退,加之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困扰,老年人的肾脏更易受到感染威胁。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肾病患病率超过10%,而感染是导致肾病加重、肾功能恶化的重要诱因。对于肾病老人而言,科学预防感染不仅是日常护理的关键,更是延缓病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的核心。
一、环境管理:打造清洁舒适的“安全屋”
肾病老人的免疫系统较弱,对环境中的病原体更敏感,因此需从细节入手,构建低感染风险的生活空间。
1.室内温湿度调控
冬季室温建议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40%-60%,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感染风险;夏季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室内外温差不超过6℃,防止因温差过大引发感冒。例如,使用加湿器时需每日换水并清洗,避免细菌滋生;冬季可通过放置水盆或悬挂湿毛巾增加湿度。
2.通风换气与清洁消毒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20分钟,优先选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阳光充足时段。地面、桌面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重点清洁门把手、遥控器等高频接触区域。例如,一位70岁慢性肾病患者通过坚持每日通风和每周一次紫外线灯消毒,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60%。
3.避免人群聚集场所
流感高发季(如冬春季)减少前往超市、菜市场等密闭空间,外出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选择人少时段错峰出行。若需就医,尽量预约非高峰时段,缩短在医院的停留时间。
二、个人防护:细节决定防感染成败
肾病老人的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减弱,需通过规范的个人卫生习惯降低病原体入侵风险。
1.口腔护理
每日早晚刷牙2次,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饭后用淡盐水或金银花水漱口。若出现牙龈出血、口腔溃疡,需及时就医处理,避免细菌通过破损黏膜进入血液。例如,一位肾病综合征老人因长期忽视口腔护理,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后通过每日使用抑菌漱口水,感染频率显著下降。
2.皮肤清洁与破损处理
洗澡水温控制在38-40℃,避免过热刺激皮肤;冬季每周洗澡1-2次,夏季每日短时间淋浴。皮肤瘙痒时避免抓挠,可涂抹医用保湿霜缓解;若出现小伤口,需用碘伏消毒并覆盖无菌纱布,每日更换。
3.呼吸道防护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立即丢弃;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防止病毒通过手部传播。例如,一位糖尿病肾病老人通过养成“咳嗽礼仪”,成功避免了一次家庭内流感传播。
三、饮食调理:吃出免疫力,远离感染源
合理饮食能增强体质,同时减少因饮食不当引发的感染风险。
1.优质低蛋白饮食
肾病老人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0.6-0.8g/kg体重),优先选择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减少豆制品、坚果等非优质蛋白摄入。例如,一位慢性肾衰竭老人通过将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从1.0g/kg调整至0.7g/kg,血肌酐水平稳定,感染风险降低。
2.低盐低脂饮食
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3g(约一啤酒瓶盖),避免咸菜、腊肉等高盐食物;脂肪摄入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鱼油),减少动物油、油炸食品摄入。高盐饮食会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增加感染风险;高脂饮食则可能引发血脂异常,影响免疫细胞功能。
3.补充免疫营养素
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如柑橘、猕猴桃)、维生素D(如蛋黄、强化牛奶)、锌(如牡蛎、瘦肉)的食物,可增强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例如,一位肾病综合征老人通过每日补充500mg维生素C,感冒病程从7天缩短至3天。
4.避免高风险食物
不吃生食(如生鱼片、半熟鸡蛋)、剩菜剩饭,避免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病原体感染;不饮用生水,减少寄生虫感染风险。
四、运动康复:适度活动,激活免疫防线
科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但需根据肾功能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方式。
1.低强度有氧运动
推荐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钟以内,避免过度疲劳。例如,一位糖尿病肾病老人通过坚持每日散步30分钟,血糖控制更稳定,感染次数减少。
2.抗阻训练增强肌肉
使用弹力带进行上肢屈伸、下肢抬腿训练,每周2次,每次10分钟,可增强肌肉对关节的保护作用,减少跌倒风险。肌肉量增加能提高基础代谢率,间接增强免疫力。
3.运动禁忌与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和长时间静止(如久坐、久卧);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和拉伸,防止肌肉拉伤;运动后及时更换干爽衣物,避免着凉。
五、心理支持:破除“情绪-感染”恶性循环
长期焦虑、抑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抑制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心理护理与生理护理同等重要。
1.家庭支持体系
家属需避免过度保护或忽视患者感受,可通过“情绪日记”记录患者每日心情变化,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护理方案。例如,子女每周陪父母散步1次,在互动中传递关爱,能显著缓解患者的孤独感。
2.社会参与激励
鼓励患者参加病友互助小组,通过分享治疗经验增强信心。某社区开展的“肾病健康俱乐部”活动显示,参与患者6个月后抑郁量表评分下降35%,用药依从性提高50%。
3.放松训练技巧
深呼吸法:每日早晚各进行5分钟腹式呼吸(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焦虑。
正念冥想:通过引导想象“身体被温暖阳光包裹”,每日练习10分钟,能显著减轻疼痛感知强度。
六、定期监测与就医提示
每3-6个月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评估病情变化。
紧急就医指征:出现发热(体温>38℃)、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疫苗接种:在医生指导下接种灭活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肾病老人的防感染之路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患者、家属与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环境管理、规范的个人防护、合理的饮食调理、适度的运动康复和积极的心理支持,即使面对慢性疾病的挑战,老年人依然能筑起坚实的免疫屏障,享受有质量的晚年生活。记住:每一次细致的护理,都是对肾脏健康的长期投资。
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 老年医学科 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