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樊建华:小儿糖尿病的分型与治疗原则

2025年04月28日11:14
【查看证书】

在儿童健康领域,小儿糖尿病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儿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了解小儿糖尿病的分型及治疗原则,对于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儿糖尿病的分型

(一)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小儿糖尿病类型,约占所有儿童糖尿病的90%—95%。一般10—14岁儿童比较多见,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和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进而引起血糖升高。患者体内常常可以检测到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受体自身抗体和胰岛β细胞膜抗体等。临床表现上,患儿通常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如果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二)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小儿中的发病率有所提高。该类型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有关,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引起血糖升高。2型糖尿病患儿多伴有肥胖、黑棘皮症等表现,且常出现血脂异常、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其他代谢异常。发病年龄相对较晚,多见于青少年,但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多,发病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三)MODY

MODY即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主要由于基因变异导致。根据不同的基因突变,可分为MODY1、MODY2以及MODY3等多种类型。MODY患儿发病年龄较早,并且一般有家庭遗传史。临床表现为血糖上升、多尿、口干、体重下降、多饮以及无力等。不同类型MODY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MODY1和MODY3一般不使用胰岛素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格列齐特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物;而MODY2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帮助缓解,但对血糖需长期监测。

(四)新生儿糖尿病

新生儿糖尿病是特殊类型的一种糖尿病,起病较早,可分为暂时性与永久性两种类型。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出生体重低、宫内发育迟缓、皮下脂肪少,临床表现主要有明显失水、多尿,伴随黄疸、血糖明显升高等;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一般出生体重较高,高血糖、脱水比较常见。治疗上主要依靠注射胰岛素,治疗期间要定期检查身体,定期监测血糖,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五)特殊型糖尿病

特殊型糖尿病比较罕见,胰岛素作用的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基因缺陷或胰腺外分泌等均可诱发。这类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相对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家族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治疗时要注意调节好个人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专业医生诊治,以维系正常的生活。

二、小儿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一)饮食管理

饮食治疗是小儿糖尿病的基础。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身高、活动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量。患儿和家长需要严格按照饮食计划进食,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例如,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少吃糖果、油炸食品等。同时,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以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合理的饮食管理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维持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运动治疗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儿控制血糖,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包括运动的时间、强度、频率等。一般建议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为30分钟左右,运动方式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跳绳等适合患儿的运动。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劳累。患儿需要在家长或老师的陪同下进行运动,同时要注意运动过程中的血糖监测,如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进食或饮用糖水。运动治疗可以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还能降低血脂,增强体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小儿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胰岛素注射和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是治疗小儿糖尿病的特效药物,尤其是对于1型糖尿病患儿,需要根据患儿的血糖水平和体重等因素确定注射剂量和时间。对于2型糖尿病患儿,在疾病早期常通过减肥等方式,使血糖达到正常水平,但部分患儿还需要使用治疗糖尿病的相关药物来控制血糖,如10岁以下者可使用胰岛素,10岁以上者可使用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小儿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患儿需要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家长需要学会使用血糖仪,并记录血糖值,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能还需要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通过血糖监测,可以及时了解血糖波动情况,预防低血糖和高血糖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健康教育

医生会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等方面的知识。患儿和家长需要认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例如,要了解糖尿病的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饮食、运动、睡眠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此外,还要了解糖尿病的并发症危害以及预防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三、小儿糖尿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遵循医嘱

小儿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家长和患儿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管理、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不可擅自调整治疗方案。例如,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和时间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避免因剂量不足或过量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二)注意个人卫生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容易发生感染。因此,患儿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如果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儿和家长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家长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小儿糖尿病的分型多样,不同分型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治疗原则包括饮食管理、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糖尿病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帮助孩子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舞阳县人民医院  儿一科  樊建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