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它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患者有机会恢复部分或全部功能,重新融入社会。
一、脑外伤后遗症的常见表现
脑外伤后遗症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瘫痪、平衡失调、协调性差等;语言障碍,表现为失语、构音障碍、阅读和书写困难等;还有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这些后遗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大脑具有神经可塑性,即大脑具有自我修复和重组的能力。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刺激受损区域周围健康神经组织,促进新的神经连接形成,并加强现有连接。这种神经可塑性过程涉及突触重塑、轴突再生、新的神经元生成以及功能区域重新组织等。早期康复的介入可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其功能恢复是基于损伤后的中枢系统功能的重塑和可塑性原理,通过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促进患者正常运动模式的形成,达到最大的功能恢复。康复介入越早,其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预后越好。
三、康复训练的具体方法
(一)认知康复训练
认知康复训练是脑外伤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记忆、注意力、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功能。可以通过记忆训练,如借助记忆力游戏、卡片和电子设备,训练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注意力训练,通过专注任务、视觉追踪等方法,提高患者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和集中度;执行功能训练,设计复杂的任务,比如规划一天的活动,以提高患者的计划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让患者进行数字排列游戏,给患者三张数字卡,让他由小到大将其排列,然后每次再给他一张卡,让他根据数字的大小插进已排好的三张卡之间。正确无误后,再给他几个数字卡,问他其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如哪些是奇数或偶数,哪些可以互为倍数等。
(二)运动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包括平衡、协调和肌肉力量等。平衡训练可以通过良肢位的摆放,患者全身关节处于正确功能体位,如患者头下放枕,在患侧肩胛下放一小枕,使肩胛骨悬空,伸肘于枕上,腕背伸,手指伸展,下肢轻度屈曲,肘关节下垫一小枕,膝关节外侧垫枕,使髋关节及膝关节保持内收;膝关节下垫枕,膝关节微屈曲,脚掌下垫支撑板使踝关节背屈防止足下垂。关节被动活动,患者取仰卧位被动活动各关节,活动顺序先健侧后患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幅度由小到大做各关节各方面无痛范围的轻柔被动活动。床上主动运动,双手叉握,患侧拇指在上,掌心相对或健手带动患手上举过头,下肢内收外展、屈伸、桥式训练、伸髋及屈膝训练。体位转换及平衡训练,包括翻身、上下左右移动躯体,从仰卧到坐起等体位变换,患肢伸肘、背屈,腕向患侧倾斜保持坐位平衡。站立平衡及步态训练,平衡杠内步法训练及上下阶梯等。
(三)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包括理解、表达和阅读等。语音训练,针对发音障碍,通过重复练习特定的字母和词语,提高发音准确性。语言理解与表达训练,通过对话、朗读、写作等多种方式,增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语用训练,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场景,提高社交沟通技巧。比如,让患者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从日常问候开始,逐渐增加对话的难度和内容。
(四)心理康复训练
脑外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心理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运用心理治疗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管理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社会支持也很重要,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康复过程,提供精神支持,同时促进患者与社会的重新连接。自信心重建,通过设定小目标并逐步实现,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五)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包括饮食、穿衣、洗漱、如厕等方面的训练。职业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例如,在饮食方面,训练患者使用餐具进食,从简单的食物开始,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难度;在穿衣方面,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地穿上和脱下衣服,先从简单的衣物开始练习,如T恤、裤子等。
(六)社会适应能力训练
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适应社会生活,包括人际交往、职业技能训练等。通过组织社交活动,让患者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根据患者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四、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一)休息与饮食
脑外伤康复期需注意休息,保证每天7—9小时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用脑。白天可适当安排短暂的午休,但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稳定神经系统功能。饮食对脑外伤康复至关重要,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类和豆类,帮助修复受损组织。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神经细胞再生。避免高脂肪、高糖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适当补充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油,有助于改善脑功能。
(二)锻炼与复查
康复期可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或游泳,帮助增强体质和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受到撞击的活动,如篮球或拳击。康复训练可结合物理治疗,如平衡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和认知功能训练,逐步恢复身体机能。同时,脑外伤康复期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脑部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估。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脑积水或癫痫。
(三)心理支持
脑外伤患者可能面临情绪波动、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康复信心。康复期应戒烟戒酒,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或激动,以免影响大脑恢复。
总之,脑外伤后遗症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康复治疗师的共同努力。通过认知、运动、语言、心理、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康复训练,结合康复期的注意事项,患者有机会逐步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平顶山院区)
神经外科 秦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