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俗称“拉肚子”,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之一。儿童腹泻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因此,了解儿童腹泻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止泻策略至关重要。
一、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
儿童腹泻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两大类。
1.感染性因素
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是儿童腹泻的常见病毒。这些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处易流行。轮状病毒感染后,孩子会出现频繁水样便,可能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诺如病毒感染的症状与轮状病毒相似,但相对较轻。
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也可引起儿童腹泻。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不洁食物和水中,孩子摄入后易引发肠道感染。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发热等,大便可能带有黏液、脓血。
寄生虫感染: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也可能导致儿童腹泻。寄生虫在肠道内寄生会破坏肠道黏膜,影响肠道正常功能,孩子可能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2.非感染性因素
饮食不当:孩子进食过多、过快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辛辣食物等,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此外,对某些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大豆等,也可能引发腹泻症状。
腹部受凉:孩子的腹部皮肤较薄弱,保暖工作不到位容易引起腹部受凉,导致肠道敏感性增强,出现腹泻情况。
肠道功能紊乱:孩子的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功能紊乱。如更换环境、受到惊吓、情绪紧张等情况下可能出现腹泻症状。一些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
乳糖不耐受:部分孩子体内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不能有效消化乳糖,导致肠道渗透压升高,肠道排空速度增快,引发腹泻。
二、儿童腹泻的临床表现
儿童腹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增多以及伴随症状等。
大便性状改变:腹泻时,孩子的大便通常呈稀便、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大便的颜色、气味也可能发生变化。
大便次数增多:腹泻时,孩子的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可能一天排便数次甚至十数次。
伴随症状:腹泻可能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孩子还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
三、儿童腹泻的止泻策略
针对儿童腹泻,应采取综合止泻策略,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
1.调整饮食
暂停不易消化食物:在孩子腹泻期间,应暂停食用油炸、辛辣、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清淡易消化饮食:给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面条、蔬菜泥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吸收,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
适量补充益生菌: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在孩子腹泻期间,可以适量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等。
2.药物治疗
止泻药物:对于腹泻症状严重的孩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等。这些药物可以吸附肠道内的水分和毒素,减少大便次数,缓解腹泻症状。
抗生素:如果腹泻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补液盐:腹泻易导致孩子脱水,因此应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口服补液盐是一种常用的补液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症状的发生。
3.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口服补液:对于轻度至中度脱水的孩子,可以口服补液盐进行补液。补液盐中含有适量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等成分,有助于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静脉输液:对于重度脱水的孩子,或无法口服补液的孩子,应进行静脉输液治疗。静脉输液可以快速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纠正脱水症状。
4.日常护理
注意腹部保暖:在孩子腹泻期间,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敷腹部,或放置温热的水袋,帮助缓解腹泻症状。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腹泻易导致孩子臀部潮湿,容易引起红臀和尿布疹。因此,应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更换尿布时,可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涂抹护臀霜以预防尿布疹的发生。
观察病情变化:在孩子腹泻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孩子出现脱水症状、高热、血便等严重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
四、儿童腹泻的预防措施
预防儿童腹泻的关键在于加强饮食卫生、注意腹部保暖、增强免疫力等方面。
加强饮食卫生: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水。孩子的餐具、奶瓶等应定期消毒,以防止细菌或病毒的感染。
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的时期,更应注意腹部保暖。
增强免疫力: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定期接种相关疫苗,提高孩子对疾病的抵抗力。
避免滥用抗生素:在孩子生病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腹泻等症状。
总之,儿童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其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针对儿童腹泻,应采取综合止泻策略,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同时,加强饮食卫生、注意腹部保暖、增强免疫力等预防措施也是预防儿童腹泻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儿童腹泻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恢复健康。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邓州市白牛镇卫生院 小儿内科 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