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张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2024年以来,河南省公安厅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入贯彻“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高质量发展理念,打防结合、履职尽责,用一项项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诠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这种保护可以很小,小到是微信群里分享的一条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和真实案例;这种保护也可以很大,大到是一场又一场具有强大威慑力的专项打击行动。全省公安机关正通过“昆仑”行动、“万警助万企”、“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重大疑难案件会商研判机制等,多维发力,不断加大对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助力企业健全源头保护机制,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筑法治屏障。
一维
警务创新:联络站、微信群直接对接企业
4月11日一大早,郑州市公安局郑东分局龙子湖派出所崇德街警务室刚开门不久,一名30多岁的女士来找社区民警闫笑语:“闫警官,我刷到有人在网上卖的商品用的是我们科技公司的注册商标,这算不算侵犯知识产权?我们该怎么办……”
“别着急,这可能涉及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我帮您对接食药环大队专业执法人员。”随后,闫笑语帮其联系到该分局食药环大队教导员马宁华,并由马宁华给予详细解答。
闫笑语每周都会接到一两个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咨询,皆因她所在的崇德街警务室下面设有一个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站。该联络站负责辖区知识产权保护线索的收、研、交、办、结,实现排除隐患、防范处置、内外联动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崇德街警务室管辖26栋写字楼15家物业公司,我们围绕中原龙子湖智慧岛专属网格,同步建立了特色警务室。”龙子湖派出所指导员马磊介绍,郑州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有1300余家高科技企业入驻,是名副其实的科创高地,也是知识产权保护重地,“作为辖区公安机关,我们立足工作实际,在崇德街警务室下设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站、警务服务站、警务工作站,形成‘一室三站’的工作架构,以便更好服务企业发展、保护知识产权”。
在我省公安机关,像崇德街警务室这样创新警务,下设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站,从专业角度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方式还有很多。
作为信阳市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的负责人,赵先生深有感触:“民警同志在‘企业平安群’里推送分享的消息都很有用,每一条我们都认真学习了。”
“我们设立了‘公安公职律师服务站’,同时定期走访辖区重点企业,从专业角度帮助企业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并在合同签订、内部安全管理等方面提供优化建议。”信阳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支队长王翠霞介绍,“我们还梳理、制作了辖区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名册,建立了微信‘警企服务群’,不定期分享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和真实案例,并结合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法律宣讲等形式,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和线索收集工作。”
去年以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持续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密切警种间协作,从防范到打击,形成了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二维
有效震慑:依托专项行动严打各类侵权假冒犯罪活动
2024年7月,正值河南公安机关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以下简称“夏季行动”)期间,信阳市公安机关根据应急管理部门通报的线索,侦破潘某兰等人制售假冒品牌防毒面具案,捣毁窝点6处,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现场查获原料配件7.5万件。经查,2020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潘某兰等人购买制假机械设备,设立多个制假窝点,组织生产假冒品牌防毒面具,后通过多家电商平台网店向外销售,涉案金额4700余万元。该案成为公安部公布的2024年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犯罪维护消费者权益7起典型案例之一。
近年来,我省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食品、药品、农资、家用电器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打源头、端窝点、断网络、斩链条,纵深推进“昆仑”行动,依法严打各类相关犯罪活动。
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以“昆仑2024”行动为抓手,认真分析我省知识产权犯罪活动实际和形势,明确打击工作重点,集中侦办了一批侵犯知识产权与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相关案件,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2024年夏季行动开始后,省公安厅将“昆仑2024”行动与夏季行动紧密结合,结合夏季知识产权领域犯罪规律特点,明确打击重点,依法侦办一批知识产权领域重点案件、依法严惩一批犯罪分子、集中整治一批重点部位、有效清除一批突出公共安全隐患,对侵权假冒犯罪活动形成有效震慑。
为不断提升民警专业能力,省公安厅不断更新完善相关人才库,组织开展打击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专项调查,开展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型事例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征集工作,进一步加强互学互鉴和能力提升。2024年4月,省公安厅还联合省检察院、省法院组织开展涉企知识产权案件庭审观摩活动,切实提升全省食药环侦队伍打击涉知识产权犯罪能力水平。
三维
部门协作: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大保护工作格局
2024年11月28日,国家版权局联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发布2023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其中之一便是由河南公安机关侦办的“1·17”侵犯教材著作权案。
2022年2月,根据群众报案线索,濮阳市台前县公安局对该案进行调查。经查,2022年3月起,姜某某雇用王某、赵某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印制侵权盗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200万余册,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面向全国销售,非法经营额445万余元。2023年11月,台前县法院以侵犯著作权罪等罪名数罪并罚,判处姜某某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151万元;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7名同案人员有期徒刑3年6个月至8个月不等,并处罚金120万元至0.5万元不等。
“1·17”侵犯教材著作权案是国家版权局等部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专项挂牌督办案件,涉案盗版图书多为大中小学教材,侵权数量大、社会影响恶劣。该案的依法查办,对严厉打击青少年图书侵权盗版、维护出版物市场版权秩序具有典型示范意义,也是我省公安机关与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对知识产权形成行政保护与刑事保护合力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省公安厅强化部门联合协作,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大保护工作格局,联合省版权局、文旅厅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专项行动,开展“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开展重点时段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持续维护我省良好市场版权秩序;联合市场监管局、省妇联等部门,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儿童和学生用品犯罪,护航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强化与检法机关沟通协调,落实重大疑难案件会商研判、案件提前介入等机制,确保办案质量;联合省烟草专卖局,认真研究我省涉烟犯罪形势,严打涉烟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协作配合,深化公安烟草打假协作机制,坚持大案引领,针对危害大、影响广的团伙性、系列性和跨区域犯罪案件开展集中攻坚,共同筑牢烟草打假“中原防线”。
四维
警企联动:切实提高企业源头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2024年11月6日,平顶山市公安局知识产权保护支队副支队长郑勇,受邀走进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尼龙城高质量发展课堂”,围绕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方面知识案例,为尼龙开发区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及园区企业负责人上了一堂生动的专题课。
2024年,洛阳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组织全市食药环侦民警采用送法到家、走访企业、定点宣传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自我保护、自觉排查,主动规避经营风险。同时,该支队将开展“严打知识产权和伪劣商品犯罪行动”纳入“优化营商环境暨万警助万企”举措,与食药环知领域重点保护企业党组织“结对子”,积极构建主动登门“问需求”,实地走访“送服务”,精准对接“促发展”的警企合作新模式,全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6月25日,焦作市公安局民警由局领导带队来到焦作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商业秘密保护工作进行座谈交流。座谈会上,企业希望公安机关多指导、多培训,从机制层面进行约束,从技术层面进行把控。焦作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商业秘密大保护、破解商业秘密保护难题已经迫在眉睫。在执法过程中,公安机关各部门一定要立足职能职责,准确适用法律,实现法律效果和办案效果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推动建立商业秘密保护联动协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自主、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商业秘密保护共治环境。
焦作市公安局的实践举措得到了省公安厅的认可和全省推广。省公安厅部署开展全省公安机关食药环侦部门防范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安芯”专项工作,坚持主动作为、打防结合,推广交流焦作市公安局关于探索构建企业商业秘密源头保护体系的实践举措,有力震慑了相关违法犯罪活动,提升了我省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水平。
2025年,省公安厅将持续深入推进“万警助万企”活动,加大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和法律宣讲,指导提升“高新精尖”企业、驰名商标注册企业、地方龙头支柱企业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切实增强企业源头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