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 ——省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5年01月20日18:08 来源:河南法治报

河南法治报记者 岳明/整理

1月19日,省法院院长胡道才在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报告中,2024年全省法院取得了哪些亮眼成绩,2025年又有哪些工作安排?河南法治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摘要梳理。

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全省法院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努力以法院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2885174件,审执结2630639件,同比分别上升3.23%、2.16%;其中,省法院受理案件26061件,审执结23158件,同比分别下降13.23%、15.52%。巩义市法院、温县法院,袁小刚、谢小丽、范红海分别获评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模范法官,17个集体、31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

积极参与更高水平平安河南建设

审结一审刑事案件85514件,同比下降11.55%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审结一审刑事案件85514件,同比下降11.55%。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首位,王某某、赵某某叛逃案入选“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全国十大反间谍案例。精准打击涉缅北等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审结案件4188件7702人,对514名幕后“金主”、组织头目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倾心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从严惩处强奸、猥亵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做实寓教于审,封存犯罪记录,开展回访帮教,向“失职父母”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479份,选派2499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围绕树立法治信仰、积极学法守法以及预防校园欺凌、防止网络沉迷等主题,为61.09万名大中小学生授课,组织5.1万名师生旁听庭审483场,将法治意识植进孩子们心中。

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审结一审职务犯罪案件953件1051人,同比分别上升32.36%、34.91%。“老虎”“苍蝇”一起打,依法惩处商某某、熊某、曾某某等原中管、省管干部25人,某区保障性住房服务中心原科长齐某某受贿、滥用职权案入选全国法院惩治“蝇贪蚁腐”六大典型案例。行贿受贿一起查,审结行贿犯罪案件76件82人,对行贿1452万元的王某某依法定罪处罚并追缴行贿所获不当利益3.89亿元,该案被“两高”评为典型案例。

坚定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深化司法拥军“信阳模式”“汤阴经验”,与郑州军事法院建立信息共享、助力强军协作机制。畅通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办结破坏军事设施、侵害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等案件369件。平顶山市两级法院加强军地协作,高效化解困扰部队多年的军用土地权属争议。潢川县法院通过纸上书写方式为68岁重度听障老兵进行“无声调解”,用心用情用法解决纠纷。

全面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坚持宽严相济,对45038名罪行较轻者依法适用非监禁刑,对251名情节轻微的被告人依法免予刑事处罚。规范“减假暂”案件办理,裁定准予减刑15327人、假释408人,暂予监外执行613人。审结国家赔偿案件1150件、决定赔偿375件,发放司法救助金1821.76万元。

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审结一审涉企案件64.31万件,标的额4634.2亿元;对金融交易合法性进行“穿透式”审查,套路贷、转贷牟利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依法助力稳企业增信心。审结一审涉企案件64.31万件,标的额4634.2亿元,同比分别上升5.54%、7.23%。及时就新公司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是否溯及适用向最高法请示,最高法批复并向全国公开发布,消除诚实守信企业投资者担忧,张某某等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案同时入选全国法院案例库。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累计发放《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示100条》15万册,发布涉企典型案例363个。

依法助力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审结一审金融借款、民间借贷、证券保险等案件38.06万件,标的额2199亿元。对金融交易合法性进行“穿透式”审查,依法否定多层嵌套规避监管、违规金融放贷等行为效力,套路贷、转贷牟利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审结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骗取贷款等犯罪案件1296件2354人,判处伪造货币2.5亿元的许某某等3名主犯无期徒刑。

依法助力美丽河南建设。持续巩固“按水系统保护、按生态区管辖”的“18+1+1”环资审判体系优势,在黄河流域河南段险工处设立7个巡回法庭,在小秦岭、大别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殷墟等文化遗址建立143个司法保护修复基地,审结环资案件10316件,判令补植复绿2.36万株、增殖放流98.02万尾,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同比下降26.1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司法保护基地”入选全国法院十年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示范基地。

依法助力创新开放发展。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4306件,判决赔偿总额3.36亿元,同比分别上升9.42%、11.23%。持续加大对宇通、牧原、卫龙、胖东来、好想你等知名品牌保护力度,打击恶意攀附、仿冒造假等行为。洛阳市中级法院审理“唐三彩”著作权纠纷案时,推动行业协会明确传统工艺美术作品行业标准,促进非遗传承发展。审结中欧班列货运纠纷等涉外、涉港澳台案件398件,新乡市中级法院审理的某化工公司申请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案入选联合国贸法会“法规判例法案例库”。

依法助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审结重整、破产清算等案件1299件,化解债务1262亿元,安置职工3.82万人,16家亿元以上规模的困境企业重整成功,1126家企业通过破产清算退出市场,18家试图通过“假破产”逃废债务的企业被依法制裁。

依法助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全力支持保交楼保交房,依法保护购房群众、银行、建筑企业等各方合法权益,审结一审涉房地产、建设工程等案件44004件。省法院请示、最高法批复同意的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优先保护意见成为全国法院重要裁判规则,有力保障了广大购房群众合法权益。

依法助力农业强省建设。郑州铁路运输法院审理的某养殖合作社毁坏耕地案入选全国法院保护农用地十大典型案例。保护种业“芯片”,深化落实司法服务中原农谷建设14条措施,审结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件170件,“菏豆33号”大豆新品种侵权案入选全国法院种业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服务乡村振兴,审结“三假”坑农犯罪及涉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乡村文旅等新业态纠纷案件1608件。

有力助推法治河南建设

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5278件;新收一审行政案件15724件,同比下降16.67%;培训人民调解员89369人次

持续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5278件,判决纠正违法行政行为1980件,裁定准予行政机关强制执行6762件。三级府院联动机制从全面覆盖向全面见效转变:全省法院新收一审行政案件15724件,同比下降16.67%;56.55%的行政案件由院庭长办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3998人次。

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基层法院以多种方式履行法定指导责任,培训人民调解员89369人次,70.42万起纠纷在起诉后、立案前,由法院组织退休法官志愿者、人民调解员、行业调解组织等调解成功。持续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693家人民法庭积极参与平安单位(村、社区)建设,就地办结案件42.64万件。

着力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用真实案例制作短视频、微电影1530个。邀请群众走进法院、旁听庭审65.72万人次,组织开展法律“六进”等活动9592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司法裁判厘定是非、树立规则。与公安、检察机关合力防范打击虚假诉讼,查处虚假诉讼370件,营造诚实守信诉讼环境。

公正高效做实司法为民

电子送达1219.93万次

为群众节省费用1.9亿元

坚决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全面推行现场立案、网上立案、容缺立案,强化“一次性告知”和法律释明。畅通12368等多种投诉渠道,坚决整治因“案多人少”而限制立案、推诿管辖、利用诉前调解拖延立案。电子送达1219.93万次,为群众节省费用1.9亿元,利用新增的“网上退费”功能及时退回诉讼费16.26亿元。

持之以恒提升审判质量效率效果。全省法院92.29%的案件在一审程序化解,二审开庭率88.5%、再审审查听证率96.6%、平均结案时间52天,一年以上未结案件占比降至0.01%、均远优于全国均值。中、基层法院办案质效持续向好。

“如我在诉”传递司法温暖。审结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案件26.13万件,同比上升6.97%。注重以调解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让血浓于水的亲情得到修复,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里关系重归于好。加强“银发打工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权益保障,妥善化解劳动争议3.5万件。联合团委、妇联、残联、民政等部门加大对受家暴的妇女、留守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保护力度,法院依法变更监护人372人,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256份。

坚持不懈攻坚执行难题

执结案件91.94万件,执行到位1047.5亿元

突出强制执行。“豫剑执行”集中攻坚6910次,共执结案件91.94万件,同比增长5.23%;执行到位1047.5亿元,执行到位率同比上升3.58个百分点。秉持 “首次有效执行”理念,强化线上线下快速查控,依法处置房产47296套、车辆3657台,拍卖成交金额1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19.12%、7.02%。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金等涉民生案件6.5万件15.52亿元,执行到位率同比分别上升6.85、6.47个百分点。

强化善意执行。充分运用“活查封”、履行宽限期、失信惩戒预通知措施,审慎查封企业基本账户、审慎“限消”“纳失”,准许10606家被查封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有条件继续使用,促使29133家企业达成执行和解,为42540家企业及时屏蔽失信记录,全省法院新“纳失”企业数量同比下降12.98%,信用修复同比增加21.01%。

狠抓规范执行。通过“执行110”热线、“智慧执行”App全天候接收、核查财产线索,经当事人申请,10.49万件“终本”案件恢复执行,执行到位195.84亿元。申请人对“终本”提出异议同比下降14.43%,郑州法院“‘终本’续管机制”入选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工作优秀案例。

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铁军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融入司法审判全过程;开展业务培训2.7万人次

融合抓实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始终以政治建设统领业务建设,认真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政治轮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融入司法审判全过程。

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聚焦审判实务难题、新类型案件开展业务培训2.7万人次,评选全省审判业务专家、青年审判人才46人,中标9个最高法司法研究重大课题,97个调研成果获评国家级奖项,91个案例入选全国法院案例库。

一体推进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常态化对诉讼服务、庭审规范、涉诉信访等开展审务督察,防止由风及腐、违纪破法。组织5729名干警旁听“身边人”违法犯罪案件庭审,以从“审判台”到“被告席”的巨大反差警示干警敬畏法纪、知所行止。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实地走访省级以上代表委员2105人次;19479名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62287件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三级法院院庭长实地走访省级以上代表委员2105人次,最高法邀请68名西南五省、香港地区代表委员视察我省工作,省法院邀请我省代表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调研司法重整企业1965人次,让代表委员“零距离”了解司法、更好监督司法。

主动接受纪检监察监督、检察监督。向省纪委监委专报全省职务犯罪案件质量分析报告,协力推进反腐败工作;自觉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定期“组组会商”,邀请列席党组会、审委会。开展省法检两院第四次会商,共同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01件,社会反响良好;办结检察建议1631件,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658次,合力维护司法公正。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落实人民陪审员法,随机选取19479名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62287件。主动听取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意见建议,常态化开展法官与律师互评,构建相互监督、相互尊重的职业共同体。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实最高法“有信必复”要求,实质化解信访案件。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全省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和最高法工作要求,奋力推进法院工作现代化,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坚持凝心铸魂,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意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员轮训,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审判实践、破解司法难题。

二是强化使命担当,精准服务全省中心大局。

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有效防范化解涉众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坚决捍卫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增强消费信心。加强科技创新、知名品牌等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降低维权成本,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集中管辖制度效能,筑牢美丽河南法治屏障。

三是践行为民宗旨,不懈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

持续狠抓立案登记制落实,认真执行最高法《严格依法规范民事案件立案与调解工作意见》,推动诉讼服务团队入驻综治中心全覆盖。依法妥善办好涉民生案件,着力消解心结、定分止争。推进轻微犯罪治理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和规范涉诉信访法治化,通过法律关系的确定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深化司法改革,不断提升审判执行质效。

认真贯彻《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进一步抓实 “公正与效率”。完善执行权运行监督机制,加强当事人、检察机关和社会公众对执行活动的全程监督。深化全国法院办案“一张网”系统应用,探索建立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让科技更好赋能审判执行提质增效。

五是从严正风肃纪,持续淬炼堪当重任过硬队伍。

加强审判业务专家和青年人才培养,全面提升队伍素能。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狠抓“三个规定”执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强基导向,设身处地为基层法院、一线法官减负,落实法官依法履职保护和不实举报澄清正名制度、因公伤亡干警抚恤优待政策,让法官有压力、有动力、有尊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