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生命脉动 争做科学创客 郑州八中新校区举行暑期生物特色作业展

2025年09月05日09:11

为了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发挥课程活动育人作用,提升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9月4日,郑州八中新校区生物学科举行暑期生物特色作业展。同学们在无土栽培和人体模型制作中解锁生物知识新玩法,一份份充满科学、艺术、思维与创意的成果,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动力。

b36b52250013b73c09697046020bff8.jpg

84ccc4d32f7a2abe324e457c4e746ba.jpg

没有泥土,植物能生长吗?同学们用一场无土栽培实验,给出了响亮的答案!同学们积极参与,选定心仪的被子植物,利用水培、基质培等多种无土栽培方式,悉心照料。为了摸清植物生长的“喜好”,同学们精心设计探究实验:有的对比不同光照时长的影响,有的测试营养液浓度的差异,用心制作观察记录表,每天记录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甚至根系变化,用真实数据还原植物生长轨迹。与此同时,同学们用镜头记录下植物“一生”的每个珍贵瞬间:从种子萌发到第一缕嫩芽,到枝叶舒展的蓬勃生机。

42f60c4913e4e64d95aef1b2545b43a.jpg

2a9443c5765f9d45d646bb95738c6fd.jpg

人体器官和系统藏着哪些秘密?同学们用双手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模型,创意满满!有的同学聚焦心脏,用粘土搭建心房心室,构建血管通道;有的挑战呼吸系统,用塑料瓶、薄膜制作肺模型,轻轻推动瓶子,“肺”就会随之膨胀收缩,呼吸原理瞬间清晰;还有的还原消化系统,用不同颜色的黏土区分食道、胃、小肠,生动展现“食物的旅行”。他们还在实践报告里详细记录制作原理、材料清单、设计草图,字里行间满是对知识的热爱、对科学的钻研。

郑州八中新校区教学负责人孟光明介绍道,这个暑假,同学们跳出课本,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妙。这样的特色作业,既有“学科味”又有“生活味”,既有“趣味性”又有“实践性”。“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高效优质尤为重要,让作业设计兼具趣味性与科学性、层次性与激励性、时效性与主动性、实践性与探索性,我们仍在路上!(刘冰月 孟光明/文  刘冰月/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