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律师 | 参与立法,是责任也是荣誉

2025年08月07日19:01 来源:河南法治报

       河南法治报记者 王富晓 廉政

  6月中旬,河南德问行律师事务所的会议室内,李新颖正与几名律师围坐一圈,逐条研讨《河南省统计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桌面上摊开的草案复印件布满密密麻麻的批注:红色笔迹圈出需完善的条款,一旁清晰标注着具体的修订建议与理由。“这条关于数据公开范围的规定还不够明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再细化一下。”李新颖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专业与笃定。

  作为河南德问行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兼主任,执业20多年来,李新颖深耕法律领域,参与了多部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立法论证与修订工作,以专业力量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律师故事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而法律的严谨性则首先体现在立法环节。”这是李新颖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能够深度参与立法工作,得益于多年的司法实践经历。在参与行政、民商事审判工作的10余年里,他深刻理解一部完善的法律对社会秩序和民众权益的保障作用。

  转型成为律师后,当有机会参与《河南省电信条例(草案)》修订工作时,李新颖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当时没有任何报酬,就是觉得这是件有意义的事。”他回忆道,“工作中,我遇到过不少与电信服务有关的纠纷,有些问题恰恰源于条例规定不够细致。能参与条例修订,我正好可以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反馈上去。”

  在那次修订工作中,他和团队针对电信服务质量、用户信息保护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多条具体建议。“看到自己的建议能让条例更完善,能减少相关纠纷,那种成就感是金钱换不来的。”李新颖说。

  参与立法工作,李新颖和团队始终秉持高效、务实的原则,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力求在有限时间内提出高质量建议。2021年参与修订《河南省教育督导条例》时,15名律师组成专业团队,在短短半个月内提出了65条修订建议。

  “我们不是盲目地提建议,而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李新颖介绍,团队会先精读草案条文,结合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精准定位其存在的漏洞和可完善之处。例如,在研究《河南省教育督导条例》时,他们发现条例中对督导结果的运用规定过于笼统,于是结合过往处理的实际案例,提出了增强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

  2022年参与《河南省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修订时,12名律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政府法律顾问的职责范围、履职保障等核心问题深入探讨,最终提出70条建议。“这些建议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源于我们担任政府法律顾问的切身体验,清楚地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明确界定,哪些环节需要规范操作。”李新颖解释道。这种基于实践的专业建言极具说服力,其中许多被立法部门采纳。

  律师参与立法,往往依靠的是团队协同作战的力量。作为河南省律师协会宪法与行政法律业务委员会主任,李新颖经常组织同行共同参与立法项目,汇聚更多专业智慧。2021年修订《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时,16名律师参与其中。他们分工协作,有的专注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有的研究人口数据统计相关内容,最终提出66条修订建议。“每个人的精力和视野都有局限,团队协作让我们能从更多维度审视条例草案,提出更全面的建议。”李新颖说。

  在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的修订工作时,9名律师分工合作,查阅了大量体育纠纷案例和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针对体育赛事管理、运动员权益保护等焦点问题提出了38条建议。“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没有额外报酬,但没人抱怨。因为我们深知,每一条建议都可能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民众的体育权益。”李新颖感慨道。

  从2020年到2025年,李新颖参与了74部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他和众多律师同行一道,以专业、热忱与责任感,为法律法规的完善持续贡献着力量。他们的深度参与,让立法更接地气、更具可操作性,也让法律得以更有效地守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参与立法,是律师的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光荣。”李新颖坚定地说,“只要有机会,我们团队还会继续做下去。因为每一部完善的法律,都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对话

  记者:您认为律师参与立法工作的独特优势是什么?

  李新颖:律师能有效代表多元声音,促进立法民主化。我们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我们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从特殊群体到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多种渠道(如参与立法听证、提出意见建议、代理公益组织提案),律师可为特殊群体发声,推动立法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从而强化立法的包容性与公平性。

  记者:您对青年律师有什么寄语?

  李新颖:青年律师应当积极广泛地参与立法工作。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成员,我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参与到地方乃至国家层面的立法工作中来,为完善法律体系、推进法治建设添砖加瓦。希望广大青年律师都能重视并珍惜参与立法的宝贵机会,持续提升自身能力,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立法实践,共同为我国的法治事业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