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检察官 | 用心用情,“如我在诉”办好每一个案件

2025年04月16日10:18 来源:河南法治报

       河南法治报记者 刘俊华 通讯员 赵超平

  自1994年8月进入检察机关工作以来,他历经多个岗位转变,从事过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等多项检察业务。从检30多年来,不管岗位如何变动,角色如何转变,他始终兢兢业业,以“如我在诉”的理念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

  他,就是武陟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高志明。

  检察故事

  2013年5月之前,高志明一直在办公室等综合部门工作,长期跟文字材料打交道。这样的工作经历促使他养成了勤学善思、乐观向上、追求极致的工作思维和行事作风。

  进入业务部门之后,高志明先后在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多个业务条线工作。面对新环境新挑战,他积极调整心态,始终不放松对刑法、刑诉法、民法、民诉法等法律知识的学习,认真领悟上级执法司法新理念,在精准适用法条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础上,尽己所能地为案件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受到了上级领导、单位同事及案件当事人的高度称赞。

  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成立后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引黄灌溉工程。长期以来,该渠武陟县段部分企业及沿渠村民私设排污口,将生产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干渠及支渠,严重污染渠水环境,威胁下游农业灌溉和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武陟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了该问题线索。

  作为主办检察官,高志明带领办案团队迅速展开调查。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他制发检察建议,持续跟进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封堵排污口,完善污水处理管网设施,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乱排问题。因办案效果良好,该案获评河南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李某保系一起工伤纠纷案件当事人,其在务工时不慎摔伤致截瘫,被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然而,李某保务工的工程实为另一人李某忠私自超越某建筑公司授权,借用某建筑公司的印章及资质而承包的工程。由此,李某保与某建筑公司开启了长达10年的诉讼,双方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化解。因长期诉累,某建筑公司经营严重困难,李某保也因始终未得到有效赔偿而生活贫困。

  作为承办检察官,高志明察微析疑,厘清矛盾问题根源,推动人社部门撤销了错误的工伤认定,解决了某建筑公司多年来官司缠身的麻烦。针对李某保,高志明释法说理,积极协调,推动各方力量给予其累计5万余元的救助,解决其生活困难,积极引导其追究李某忠应负的民事责任。该案矛盾终于化解,双方当事人均为该院送来感谢信和锦旗。

  2023年4月,因工作调整,高志明告别了从事将近4年的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重新回到了刑事检察工作岗位。面对案件当事人,他总是设身处地地从案件发生的原因、社会危害后果以及如何预防案件的发生等角度去推动案件办理,在彰显检察机关严厉打击犯罪理念的同时,用检察温情去教育、感化、挽救每一名涉案人员。在2024年12月举办的焦作市2024年“焦”谈有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优秀作品展示活动中,作品《“检”心所向 为民情长》获评优秀作品二等奖,而该作品就是以高志明主办的某交通肇事案为题材撰写的。

  “对于检察官来说,办理的某个案件或许只是检察职业生涯的一个瞬间,但对于案件当事人来说,影响的可能就是他们的一生。未来,仍需加倍努力......”对于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高志明的信念坚定不移。

  对话

  记者:作为一名具有多岗位工作经历的检察官,您认为应该如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高志明: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不仅是把案件办好办准,还要注重办案的实际效果。我个人感觉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释法说理到位,文书制作规范,案件处理结果合法合理公允;二是能够通过案件办理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治理,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记者:您对年轻检察干警成长有哪些建议?

  高志明:年轻干警检察职业生涯刚刚开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作为年轻干警,首先要永葆学习劲头,努力学习知识,做到业务精通。其次要加强岗位历练,在参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理中锤炼本领。最后要善于总结,努力成长为“坐能办案、提笔能写、开口能说”的复合型检察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