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峰
8月15日,湖北省有关部门通报了5起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打牌和赌博的典型问题,其中多起发生在上班时间。这一通报不仅是对违纪行为的公开曝光,更是对公职人员纪律作风问题的严肃警示。公职人员在上班时间参与打牌赌博,违反工作纪律,违背党的纪律,触及法律底线,其危害性不容小觑。这一现象的存在,折射出部分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纪律意识淡薄、心存侥幸,甚至顶风违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严治理。
公职人员在上班时间打牌赌博,首先是一种严重的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公职人员的职责是依法履职、服务群众,而工作时间参与赌博,不仅荒废本职工作,更是一种消极怠政的表现。这种行为直接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影响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甚至可能因玩忽职守而贻误重要工作。公职人员沉迷赌博,必然损害政府形象,削弱公众对行政体系的信任。
公职人员上班时间打牌赌博,不仅是违纪行为,更是违法行为。我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均明确规定,公职人员不允许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公务无关的行为,更不得参与赌博活动。赌博本身具有违法性,而公职人员参与其中,更是顶风违纪、知法犯法。通报表明,部分党员干部对纪律缺乏敬畏之心,甚至心存侥幸,认为“小赌怡情”“偶尔玩玩无伤大雅”,殊不知这种行为已经触碰了法纪红线,必须受到约束。
公职人员的行为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若公职人员沉迷赌博,不仅自身腐化堕落,还会对社会风气产生恶劣影响。公职人员若带头参与赌博,可能助长社会上的赌博风气。如果公职人员作风不正,必然影响社会道德风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此次通报的公职人员赌博问题,暴露出基层纪律作风建设仍存在漏洞。要杜绝此类现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纪律教育,增强敬畏意识。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和纪律培训,使其深刻认识到赌博的危害性,牢固树立“红线意识”,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二是加强日常监督,形成震慑效应。要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公职人员“八小时内外”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特别是对基层单位、窗口部门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对顶风违纪者,一律从严查处,形成强大震慑。
三是完善制度约束,堵塞管理漏洞。各单位应建立健全考勤管理、工作纪律等制度,严禁工作时间从事与公务无关的活动。同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让违纪行为无处遁形。
四是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能仅靠一时整治,而应形成长效机制。要将纪律要求融入日常管理,使公职人员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公职人员打牌赌博被通报,不仅是对违纪者的惩处,更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警醒。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任何触碰者都将付出代价。唯有从严监督、从严治理,才能筑牢纪律防线,确保公职人员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