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制报记者 路梦蝶 通讯员 王惠珊
“感谢法官,感谢法院!拿到这个钱,我们就可以安心回家过年了……”日前,郑州航空港区法院通过调解,成功化解两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帮助10名农民工顺利拿到被拖欠的8万余元工钱。
某公司承建了某项目,尚某系项目负责人。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师某等10名农民工受雇于尚某,负责该项目水电安装等工作。项目竣工验收后,经双方结算,尚某应向师某等支付工钱8万余元。因工钱尚未拨付到位,尚某写下欠条,认可欠付师某等人工资事宜。后师某等人多次催要工钱未果,遂向郑州航空港区法院起诉。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在与双方当事人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师某等10人无固定收入来源,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尚某则反映,自己并非最终付款方,其主要负责核验工程量、制作工资表交到某公司,由公司直接拨款给农民工。
为帮助师某等人尽快拿到工钱,承办法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确立了通过调解化解纠纷的思路。法官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工采取合理方式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另一方面从情、理、法等方面,反复做尚某的思想工作,劝其换位思考,充分体谅师某等人的难处,同时向其释明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
经过承办法官耐心细致的劝说,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尚某当场支付了其中两名农民工的工钱共计1万元,并按照约定于第二天将剩余8人的7万余元工钱支付完毕。至此,师某等10名农民工讨薪问题得到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