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快!”“真好!” 新乡一警务室用速度与温度赢得群众满意度

2025年08月22日12:06 来源:河南法治报

河南法治报记者 李葆童 廉政 穆智明

“效率嘎嘎高!”从民警手里接过还带着机器余温的新身份证,刚满18岁的大学生任家俊兴奋地竖起大拇指,“全程一分多钟,真快!”

8月19日午后,气温逼近38℃。新乡市公安局红旗分局洪门派出所四季城警务室服务大厅里,办事的群众却感受着沁人心脾的清凉。

75岁的李洪龙仔细将刚办好的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塞进随身包里。“两分钟就办好了,民警姑娘连注意事项都一条条念给我听。”李洪龙是河北唐山人,随儿子一家在新乡生活13年,带大了两个孙女。提及对新乡的印象,老人咂着嘴说:“这儿治安真好,这儿人真好。”

科技赋能,让“快”成为常态。自助服务区内,照相受理一体机、车驾管业务自助服务机、出入境签注机等智能设备一字排开。这里大多业务都是民警指导办事群众在机器上办理的,包括任家俊领取新身份证。今年以来,这个警务室自助服务终端办理业务量同比提升47%。

省下来的时间和警力干啥?

警务室里,一间以老民警赵文安名字谐音命名的“问安”调解室给出了答案。

有着33年警龄的赵文安刚结束一场调解。6月18日挂牌的这个“三所合一”调解室,整合了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力量,专门化解那些机器“办不了、办不好”的“硬疙瘩”。仅两个多月,这里成功调解纠纷5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6%。

“时间排得满满的,群众的需求不等人。”社区民警巴淑慧磨平的鞋跟以另一种方式给出答案。清晨小学门口护学,上午解决群众诉求,午后检查店铺消防安全、傍晚入户走访,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她带着7名辅警,负责2.5万人口的辖区。“有些事要快速办,有些事要耐心办。” 东升小区居民李银英刚搬来时,因房屋情况特殊无法落户,直接影响孩子小升初入学。巴淑慧连续奔波三四天,协调4个部门,终于在入学截止日之前解决了问题。“民警对俺真好,比家人还操心。”李银英拉着巴淑慧的手说。

时针走过正午12点,户籍办理区的王昊长舒一口气。他和母亲一起前来给刚出生的儿子入户口,“我妈一直埋怨来晚了, 怕民警下班办不成”。“放心,事儿没办完我们不下班。”派出所所长刘邦彬笑着接过材料。12时7分,接到簇新的户口本,母子俩都抑制不住脸上的喜悦:“民警服务真是又快又好,真心点赞!”(河南法治报记者杨勇、曹芳对本文亦有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