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张东 通讯员 罗思雨
7月7日至12日,河北传媒学院裕禄同心小队带着对时代的热忱与对先辈的敬仰,走进兰考县,开展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
在焦裕禄纪念馆,磨破边角的旧皮包、写满民生记录的工作本等老物件,承载着岁月温度,无声诉说着焦裕禄当年带领群众战风沙、治盐碱的峥嵘岁月,深深触动了每位队员的心灵。
在兰考县展览馆,一面 “变迁墙” 令人驻足震撼:左侧是 60 年代黄沙漫天的沧桑老照片,风卷沙砾遮天蔽日;右侧是如今泡桐成林的鲜活实景图,绿意盎然生机勃发。新旧对比间,岁月的沧桑与发展的活力交织,让 “初心” 二字愈发清晰。
在焦裕禄精神体验基地,队员们沉浸式体验了当年治沙的艰辛历程。沉重的铁锹握在手中沉甸甸,独轮车陷在松软的沙地里寸步难行。手上磨出红痕与水泡,推车时汗水浸透衣衫,让队员们真切体会到,“艰苦奋斗” 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当年兰考人民与风沙较劲的真实写照。
在堌阳音乐小镇,队员们见证了一场 “沙里淘金” 的神奇蜕变:当年用来防风固沙的泡桐树,如今成了制作乐器的 “黄金材料”,经工匠巧手化为会 “唱歌” 的乐器,每年产出几十万件优质产品,带动上万人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