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翼而飞的货款

2025年07月02日16:30 来源:河南法治报

       河南法治报记者 吴倩 通讯员 乔一闻 赵丹 薛梦

  白酒中间商为何突然消失?28万元货款为何不翼而飞?日前,随着郑州市中级法院裁定驳回被告人何某的上诉,一起酒类流通领域的虚假交易案有了结果,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也被彻底揭露。

  买白酒遇到虚假中间商

  2023年12月1日,经营酒行的小鹏(化名)欲采购某品牌白酒。经熟人介绍,小鹏在微信上认识了一名自称“张飞”(另案处理)的白酒中间商。两人谈妥价格后,“张飞”发给小鹏一个提货位置,并告诉他已经和某品牌白酒代理商杨某谈妥了交易事宜。

  小鹏委托的司机到达提货位置后,“张飞”却表示必须先结货款才能发货,并向小鹏提供了杨某的收款账户。急于拿货的小鹏立刻将28万元货款打入该账户,随后询问司机白酒是否已经装车发货。然而,司机告诉小鹏,现场的代理商表示并未收到货款,无法发货。此时,小鹏发现“张飞”也联系不上了。

  多次联系“张飞”无果后,小鹏起了疑心。他通过司机向现场的代理商询问情况,得知“张飞”仅向现场的代理商转了1000元定金,并以“银行卡被限额”为由拖延支付剩余款项。此时,小鹏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连忙报警。

  查明真相严惩犯罪

  警方经调查,发现小鹏遭遇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原来,杨某其实是另一家酒行的白酒销售员。“张飞”利用信息差,让杨某误以为小鹏汇入账户的钱是“张飞”自己支付的货款。收到货款后,杨某将相应白酒发至“张飞”指定的地点。在“张飞”的安排指使下,这些白酒最终被送至福建莆田的何某手中。

  何某与“张飞”一直有业务上的往来。“张飞”多次向何某低价提供白酒,何某再将白酒加价出售给下家获利。2023年12月2日,“张飞”联系何某称,有一批白酒要出售。何某找到某酒行老板柯某,约定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将这批白酒出售给柯某。价格谈妥后,何某联系了与其合作运货的李某,将案涉白酒送至柯某的酒行。12月3日下午,柯某收到白酒,验货后将25万元货款交给李某,李某将钱转交给何某,并获取4000元“好处费”。作为“张飞”与柯某的中间人,何某也从柯某处获取了3000元好处费。

  “我知道何某让我运输的白酒有问题,因为他说‘有风险’所以给我的‘好处费’多,而且他每次都是用我的手机跟别人联系,用完手机后鬼鬼祟祟地删除通话记录。但是因为缺钱,我还是帮他运酒了。”案件被移送至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检察院后,李某向检察官坦白道。经查,李某多次帮何某运送来路不正的白酒,共收取“好处费”1.5万元。柯某也承认,自己知道案涉白酒来路不正。截至案发,案涉白酒已被柯某全部售出。

  2024年9月23日,经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判处何某、李某、柯某有期徒刑1年4个月至4年6个月不等,并各处罚金。何某不服,提起上诉。今年6月,郑州市中级法院依法审理该案后,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检察官提醒

  与他人进行交易前需核实对方资质,通过正规渠道支付货款,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货物要保持警惕,不要因贪图小利收购、出售来路不明的货物,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