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以基层善治筑平安之基

2025年07月02日11:58 来源:河南法治报

        河南法治报记者 朱广亚 孙梦飞 通讯员 秦月飞

  “现在开庭……”近日,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在安阳县综治中心响起,一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在此就近开庭审理。

  这起纠纷经该综治中心调解员调解未果后,被流转至法院入驻综治中心的诉讼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结合案情,急群众之所急,果断启动案件快捷处理机制,由速裁团队及时对此案开庭审理。从指尖立案到速裁审理,这起矛盾纠纷未进法院大门,便被快速开启庭审并被妥善调解。

  这是安阳县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各方资源、提升解纷效能,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规范化建设

  跑出服务加速度

  走进安阳县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内秩序井然,统一悬挂的窗口标志、整齐划分的功能区域、清晰明了的受理流程映入眼帘。工作人员认真登记每一个诉求、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牢牢记在心上……

  近年来,安阳县综治中心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为理念,突出“实体、实战、实用、实效”,采用“1+5+N”的功能模式,实现各类要素集聚,依托综治信息化应用平台,对7家常驻单位、6家轮驻单位以及20多项服务事项进行统一调度指挥,为群众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解纷服务,真正实现“群众说事只进一门,矛盾化解最多跑一地”。

  “以前办事,要在几个部门之间来回跑,现在我到综治中心,一次性就解决了。”一名办事群众深有感触地说。

  在这里,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多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五大功能区被科学规划,犹如全科医院的不同科室,针对各类矛盾纠纷“对症下药”。同时,安阳县综治中心广泛吸纳物业纠纷、劳动人事、婚姻家庭等多个专业调解委员会进驻,引入“安姐姐”调解室、社会心理调解协会等社会资源,汇聚强大合力,释放最大解纷效能。

  近日,安阳县某小区一间地下室水管破裂,导致门窗、墙面及屋内部分物品被淹受损。业主多次与物业协商赔偿事宜,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无奈之下,该业主来到安阳县综治中心寻求帮助。多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组成调解小组,灵活运用“背靠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调解方式,耐心细致分析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从无差别受理窗口的设立,到“四个一”管理理念的推行,再到精准研判调处机制的完善,安阳县综治中心实现“一案一闭环、一日一清单、一周一总结、一月一复盘”,确保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智能化支撑

  化解纠纷聚合力

  近年来,安阳县综治中心依托综治信息化应用平台,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着力打造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提升效能的社会治理工作平台,将综治中心建设成为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联合作战中心。

  今年2月一个寒冷的清晨,安阳县白璧镇南务新村居民洪某家中的水管被冻裂,殃及楼下刘某家。双方就赔偿问题多次协商,不但没有达成调解协议,还发生了口角。

  安阳县综治中心通过综治信息化应用平台接到线索后,迅速组织调解员、社区民警、网格员等赶到现场,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从法律和情理两方面进行分析,帮助双方缓和情绪,并就赔偿问题给出合理建议,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这起纠纷仅用几个小时就被现场化解,邻里关系重归和睦,成为社区和谐的一段佳话。

  “我们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提高了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预见性。”安阳县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综治信息化应用平台采用“9+X”的应用模式,通过数据整合生成综治基础数据。这些数据如同社会治理的“晴雨表”,为社会治安状况、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邻里口角到复杂权益纠纷,工作人员抽丝剥茧、找准症结,融情于理、化解心结。一个个成功的调解案例,成为安阳县综治中心履职尽责的生动注脚。

  安阳县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解纷队伍,进一步深化与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的合作,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