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热饭里藏着民生百态,一份关怀中尽显城市温情。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当下,老年助餐服务成为牵动千万家庭的 “关键小事”。近日,漯河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全市各县区,开启老年助餐服务专题调研,用脚步丈量民生厚度,以监督之力守护 “舌尖上的夕阳红”。
此次调研秉持 “全覆盖调研、精准化把脉” 原则,调研组的足迹遍布城乡社区,走访了临颍县双楼村爱心食堂、舞阳县中心医院助餐点、郾城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源汇区问十乡宋庄村老年餐厅等 20 余个助餐点位。在召陵区东城街道社区共享食堂,调研组走进后厨,仔细查看场地设施、环境卫生、食材储存、消毒留样等环节,详细询问菜品供应来源、菜品样式、老年人助餐补助政策落实、食堂建设运营等情况;随后,调研组来到用餐区,与正在就餐的王大爷亲切攀谈:“您觉得饭菜口味怎么样?有没有享受到优待价格?” 今年76岁的王大爷笑着竖起大拇指:“饭菜味道好,我们老年人都有优惠,年纪大了,小孩不在身边,现在在家门口吃一顿简单的家常饭,真是方便又省心!” 走访过程中,群众朴实的话语里,满是对改善助餐服务的殷切期待。
“老年助餐服务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下一步,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将基于此次调研成果,形成详实且具针对性的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聚焦老年助餐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精准施策。通过完善助餐服务体系,切实解决老年人 “就餐难” 问题,持续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让这项民生工程真正落地生根,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从城市社区的明亮食堂到乡间田垄旁的温馨餐点,每一份热气腾腾的饭菜,都是对 “银发族” 晚年幸福的郑重承诺。随着人大监督持续发力,一幅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的美好画卷正在漯河徐徐铺展,让老人们在三餐四季的烟火气息中,深切感受到城市发展的温暖与担当。
河南法治报记者 林栋 通讯员 袁琳 高京京 编辑 王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