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知识产权法庭:努力打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地

2025年04月24日18:04 来源:河南法治报

       河南法治报记者 岳明 王玥

  2018年2月,经最高法批准,在郑州市中级法院设立的郑州知识产权法庭,集中管辖发生在河南省辖区内有关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涉驰名商标认定及垄断纠纷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郑州市辖区内除基层法院管辖以外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不服郑州市辖区内基层法院审理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上诉案件;2019年5月,最高法指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法院、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法院受理技术类及垄断案件以外的著作权、商标权、技术合同等知识产权一审案件。

  郑州知识产权法庭挂牌以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河南省委、郑州市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的正确指导下,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工作理念,有效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为郑州乃至全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2018至2024年,郑州知识产权法庭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7895件,审结17750件,先后荣获最高法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称号,获国家版权局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一等奖,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两名干警被最高法授予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以使命担当服务高质量发展

  郑州知识产权法庭主动服务保障省委、郑州市委创新发展战略实施,紧盯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中的“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郑州市委“打造四个高地”中的“创新高地建设”,树立省会中级法院意识,发挥集中管辖全省技术类案件和垄断类案件优势,找准司法服务保障创新发展结合点,制订《服务保障“十大战略”全面实施的工作方案》《2024—2026知识产权审判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府院联动,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助力郑州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切实把省委、郑州市委关于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实干担当。

  以高效审判保护权利人创新成果

  在保护权利人创新成果方面,郑州知识产权法庭多管齐下、持续发力。一是服务保障科技创新。该法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司法保护,2018年以来共审结涉5G通信、云计算等侵害专利权纠纷及技术服务、商业秘密等案件7815件,有力保护权利人创新成果;对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为创新主体提供明确、稳定、可预期的规则指引,提升社会创新活力。该法庭审理的湖南某模板有限公司与洛阳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等多个技术类纠纷案件入选省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二是护航农业强省建设。2018年以来,该法庭共审结植物新品种权案件652件,11件入选最高法发布的五批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菏豆33号”“天使红”两案入选2024年最高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在促进种业自主创新、保护农业地理标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鼓励文化创新。2018年以来,该法庭审理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件4152件,在鼓励文化产品创作、探索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新兴领域著作权保护路径,有效维护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强化商业秘密司法保护。2018年以来,该法庭审结商业秘密案件41件;明确诉讼中商业秘密保护的具体举措,就相关技术问题详细听取被害单位的意见,组织诉讼参与人签署保密承诺书,打消对诉讼中“二次泄密”的顾虑;引导企业从业人员在离职、创业过程中注意保护商业秘密。五是服务品牌强国建设。该法庭依法审理侵害商标权案件,审结侵害宇通客车、胖东来、蜜雪冰城等省内外知名品牌商标权案件3016件,加大驰名商标司法保护力度,重拳惩治商标攀附、仿冒搭车等行为。

  以协同联动构建知产保护大格局

  郑州知识产权法庭不断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机制,为社会经济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开展知识产权巡回审判。该法庭先后在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中原科技城、高新区自创区、中原农谷设立4个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在金水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中原工学院开展案件巡回审判,通过就近审判、邀请企业旁听庭审等让重点科技创新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人群感受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力度、速度和温度。二是深化院校合作。该法庭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联合成立知识产权法实践暨知识产权审判研究基地,与郑州大学联合设立中原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基地,推进知识产权司法理论研究与实践深度融合,提升法官破解审判难题的能力,加强调研成果转化。该法庭承办的《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课题获评国家法官学院2022年至2023年度优秀课题。三是加强司法行政衔接协作。该法庭与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等部门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协同联动,开展业务指导会商、调解员培训、热点问题研讨、典型案件交流等活动,有效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四是开展系列普法活动。该法庭在每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发布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联合《河南法治报》开展法官说法,持续开展普法进商圈、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前往河南省软件服务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开展座谈,不断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以改革创新提升审判质效

  郑州知识产权法庭围绕高质量办案,抓严抓实“公正与效率”。

  从严把控案件质量。该法庭实行问题清单制度,建立“立审执访”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办案责任,相关经验做法被省法院在全省推广;制定《知产审判节点管控办法》,在2024年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作经验分享。

  加强条线业务指导。该法庭定期召开知识产权条线发改案件讲评会和业务片会,针对发现的问题,印发情况通报,总结审判经验,形成指导意见或裁判指引,促进裁判标准统一。通过开展条线指导,该法庭2024年全年知识产权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在90%以上,技术类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平均结案时间居全国第二。

  选好用好技术调查官。该法庭选聘以常俊标、张新友院士为代表的104名专家教授担任技术调查官,辅助知识产权案件技术事实查明,参与的80余起案件无一因技术原因被发回改判。

  建立多元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新模式。该法庭与调解组织就知识产权案件多元化纷开展合作,2024年调解率达34.61%,居全省法院知识产权条线第一。

  以党建引领打造过硬队伍

  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该法庭抓实“三会一课”“第一议题”制度,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庭营造出“讲政治”“讲党性”“讲使命”的政治氛围。

  狠抓各项建设,实现双向融合。该法庭以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为抓手,全面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立足审判主责主业,强化党建引领,探索实施双向融合工作机制。一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党建引领、工作推动等作用。二是打通党建“最后一公里”,以两名支部委员会委员为核心,组建成立两个合议庭,既便于合议案件又便于传达落实党建要求,彻底解决业务与党建冲突问题。三是设立党员“先锋岗”,树立身边学习榜样,激发党员争先创优意识。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到司法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该法庭党支部因党建工作成绩突出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四强党支部”,支部委员会委员王富强被授予“先进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深化党纪教育,筑牢廉洁底线。该法庭加强廉政教育学习,通过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纪律规定,增强党员干警廉洁意识;强化警示教育引导,通过开展典型案例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增强党员干警拒腐防变“免疫力”;持续抓牢日常监督,严格落实三个规定填报、“三会一课”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和节前廉政教育会等制度,让党员干警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做到警钟长鸣。

  据介绍,郑州知识产权法庭将以打造“中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示范地”为目标,全面提升新时代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水平,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郑州省会城市功能和国家中心城市首位度,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