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韵清风润卢氏,挺膺担当促振兴
——郑州大学法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纪实
巍巍双龙湾,绵延万里的是长征战士抛头颅洒热血铸就的红色丰碑;漫漫法治路,勇毅前行的是郑法青年进社区下基层映射的普法身影。由郑州大学法学院十二名学子组成的“法韵清风润卢氏,繁花莘川映振兴——法治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实践队踏上探索之路,深入三门峡卢氏县双龙湾镇各村,重点围绕乡村社区法治宣讲、校园法治教育、走村入户调研、法律外展、主题访谈、红色文化教育等开展普法宣传和实践调研活动。从2024年7月15日到7月20日,历时6天,实践队到访10余家机关单位、社区、乡村、校园、红色遗迹,开展主题外展1场,举行普法宣讲7场,访谈15位基层干部,走访100余户涉及300余人次,发放法律知识宣传页500余份、问卷调查300份。
2024年7月14日上午,郑州大学法学院举办2024年法学院赴卢氏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院党委书记高留志的嘱托和期望下,实践队员们牢记“郑大法律人”的时代责任,珍惜宝贵机会,立志深入基层,真诚服务,锤炼品质,增长才干,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同日下午,郑州大学于行政楼前举办郑州大学2024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卢氏县社会实践团出征仪式。仪式结束后,实践队员怀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坚定信念,踏上播撒法治火种,探寻法治微光,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嘱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巩固乡村振兴成果。实践队在卢氏县双龙湾镇的东虎岭村、西虎岭村、双龙社区、磨沟口村、龙驹村、曲里村、镇中心小学等地开展走访入户活动,通过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面对面坐下来交流,将法律知识“送上门”,让法律服务零距离,切实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整个行程中,实践队员采访了卢氏县双龙湾镇的八个村子的村支书和驻村第一书记,从当地法治宣传途径、集体经济发展、医疗条件、教育水平等多方面了解当地法治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成果。同时,在各个行政村,通过走村入户,与包括八户异地搬迁的村民在内的十六户村民一同劳作,共同生活,体验乡村基层的生活状况,并从实际情况出发与村民交流常见的法律问题,为村民的法治困惑排忧解难。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
一垄一亩,承载民生。山野之间,连翘飘香;振兴之路,步履铿锵!
近年来,东虎岭村坚持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成功探索出一条野生抚育、人工培育、连片发展、规模经营连翘的发展路子,通过重点扶持,示范带动,奖补促进,将连翘打造成主导产业。实践队深入双龙湾镇东虎岭村连翘生产基地,通过与当地村民一同劳作,体验连翘产业种植,感悟村民在发展特色产业进程中所孕育出的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中国精神。
双龙湾镇不仅是一片绿色农业的沃土,更是一片红色革命的热土。实践队充分探索红色资源,展开实地调研,进行红色研学,向革命先烈致敬。7月19日,实践团队来到马湾红色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参观展馆,边走、边听、边看,感悟革命年代的艰辛,深切缅怀革命先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学习革命文化,继承红色基因。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
村镇社区是基层普法的第一线,也是倾听民情民意的前沿。为了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以法治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借双龙湾镇组织农贸集市之机,开展“法治赶大集,普法零距离”活动。在村镇村民赶集之余,通过发放普法宣传单,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身边的典型案例为切口,普及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耐心答疑解惑,深入了解村民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收集对于基层法治建设的理解和看法,让普法宣传“赶大集”、贴民心、接地气,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派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形成的重要经验。乡村振兴的接续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支持。实践队通过交流访谈的形式,聆听东虎岭村驻村第一书记仝菲等一线乡村振兴践行者带领当地村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敢教乡村换新颜的时代故事,全面了解基层法治建设状况,探究法治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途径。并仝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发展缺乏人才支撑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要充分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在人才“引、育、用”上下足功夫,扩大引进数量、注重下沉质量、激发创新力量,努力以人才振兴撬动乡村振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实践队通过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把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故事,将一粒小小的法治之种播撒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田,萌发青春之芽,培养青少年成为法律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此外,实践队还巧妙的将法治元素与团扇、剪纸、书签、非遗漆扇等传统文化相融合,通过制作法治小手工,寓教于乐,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法治文化之旅。
时代召唤青年,青年创造未来。郑州大学法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嘱托,积极践行总书记对于青年人应当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殷切期望。将广袤的农村作为青年法律人干事创业的热土,以法治建设为信仰和时代使命,走进乡村基层,深入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让青春在“基层的山海里绽放”,用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牛梓鉴/文 银了 周芮宇 李玟诺/图)